產品知識
中國要加快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步伐
發布日間:2015-10-28 11:16:24 瀏覽次數:22
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歐美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工業化”戰略,力圖搶占國際競爭的制*點。美國制定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推出了“工業4.0”戰略,日本發布了制造業競爭策略,加強對先進制造業前瞻布局。與此同時,新興國家也將制造業列為立國之本,希望利用成本優勢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隨著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前后夾擊”的雙重挑戰。中國若要在工業4.0時代勝出一籌,唯有加快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
相比較德國工業制造而言,中國工業制造能力薄弱。但中國用了六十多年的時間,跨越了發達國家百余年的工業化進程,成功步入了工業化中后期發展階段。 當前,我國緊跟*四次工業革命的步伐。2014年10月,《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關于“工業4.0合作”的內容頗為引人矚目。**條就明確提出工業4.0對于未來中德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德雙方將在電動汽車、*能效智慧能源控制/智慧家居、供水及污水處理等領域共同開展研發和生產。隨后的11月4日,中國首套工業4.0流水生產線在*十六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亮相。而今年2月9日,中德“工業4.0”推動聯盟在青島成立,這是國內首家“工業4.0”聯盟。今年,國家又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并且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深度發展,向制造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