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知識
制造業和實體經濟依然決定著經濟發展質量
發布日間:2015-10-29 11:08:28 瀏覽次數:22
當歐洲因經濟危機和歐債危機陷入泥潭之際,德國卻“風景這邊獨好”。這讓很多人思索德國經濟奇跡背后的動因。
“在過去的10年中,與其他工業國家相比,德國制造業的就業率一直穩定在較*的水平,即使在金融危機中也未遭受太大沖擊。”今年6月,社科文獻出版社與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聯合出版了《德國發展報告(2014—2015)》,報告認為德國經濟實現“保鮮”的密碼是:德國有適合制造業發展和保持其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創新系統與教育體制,有將新科學技術融入實際生產的傳統。
德國是一個很重視發展戰略規劃的國家,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努力建立部門間*技術戰略協調機制,制定德國的創新發展國家戰略。2006年,德國政府制定了“*科技戰略”;2010年7月,發布了《德國2020*技術戰略》報告;2011年11月,德國政府特別提出把德國工業4.0作為《德國2020*技術戰略》的重心,此舉引起世界關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指出,歐債危機讓德國更加相信應該鞏固制造業地位,使德國更加堅定一個信念:制造業和實體經濟依然決定著經濟發展質量。